题目内容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2011年有关资料如下:
(1)甲公司2011年年初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借方余额为13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贷方余额为50万元,具体构成项目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资产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负债
应收账款
80
20
交易性金融资产
40
1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00
50
预计负债(产品质量保修费用)
80
20
可税前抵扣的2010年经营亏损
320
80
合计
520
130
200
50
(2)甲公司2011年度实现的利润总额为2000万元。2011年度相关特殊调整业务资料如下:
①年末转回应收账款坏账准备2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转回的坏账损失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②年末根据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不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待处置时一并计算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
③年末根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增加资本公积4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金额不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待处置时一并计算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
④当年实际支付产品保修费用30万元,冲减前期确认的相关预计负债;当年又确认产品保修费用10万元,增加相关预计负债。根据税法规定,产品保修费用实际支付时允许税前扣除,但预计的产品保修费用不允许税前扣除。
⑤当年发生研究开发支出100万元,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根据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当年实际发生的费用化研究开发支出可以按50%加计扣除。
(3)2011年年末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金额及其计税基础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
账面价值
计税基础
应收账款
340
400
交易性金融资产
400
42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940
700
预计负债
60
0
可税前抵扣的经营亏损
0
0
(4)甲公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其所得税,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预计未来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不会发生变化,假定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甲公司2011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的金额。
(2)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甲公司各项目2011年年末暂时性差异的金额,计算结果填列在下表中:单位:万元
项目
账面价值
计税基础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应收账款
340
400
交易性金融资产
400
42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940
700
预计负债
60
0
合计
1740
1520
(3)根据上述资料,编制与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相关的会计分录。
(4)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甲公司2011年所得税费用的金额。(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预算定额中的人工工日消耗量包括超运距用工量。()

平整场地工程量是按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长城公司于2010年12月1日与C租赁公司签订了一份设备租赁合同,合同条款如下:
(1)租赁标的物:M设备。
(2)租赁期开始日:2010年12月31日至2012年12月31日。
(3)租金支付方式:2011年12月31日支付租金1500万元和2012年12月31日支付租金1500万元。
(4)2010年12月31日M设备的公允价值为2750.09万元,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
(5)租赁内含利率为6%。
(6)M设备于2010年12月31日运抵长城公司,发生运杂费和安装费用共计10万元,12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长城公司对其固定资产均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与租赁有关的未确认融资费用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
(7)租赁期届满后,长城公司将租赁设备归还给C租赁公司。
要求:(1)判断该租赁的类型,并说明理由。
(2)编制长城公司(承租人)与该项租赁相关的会计分录。(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长江公司有关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资料如下:
(1)20×8年12月30日,该公司自行建成了一条生产线,建造成本为1536000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率为4%,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
(2)2×10年12月31日,由于生产的产品适销对路,现有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已难以满足公司生产发展的需要,但若新建生产线则建设周期过长。甲公司决定对现有生产线进行改扩建,以提高其生产能力。假定该生产线未发生减值。
(3)2×11年1月1日至3月31日,经过三个月的改扩建,完成了对这条生产线的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共发生支出450800元,全部以银行存款支付。
(4)该生产线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预计尚可使用寿命为10年。假定改扩建后的生产线的预计净残值率为改扩建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3%;折旧方法为年数总和法。
(5)为简化计算过程,整个过程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公司按年度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逐笔编制至2×11年年末与固定资产相关的会计分录。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