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施工单位(承包人)于2012年3月与业主签订了某综合办公楼的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价9000万元。合同方式采用可调整价格合同,双方依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除了通用条款约定的价款调整因素,在专用条款也约定了价款调整的因素,并约定考虑材料价格上涨因素的结算按照合同中约定的调值公式进行计算。该工程于2012年3月20日正式开工建设。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2012年4月2日,由于市政管线故障检修停水,造成停工6h;4月4日施工现场电缆短路停电,造成停工5h。 事件二:2012年4月23日,由于供电局临时停电,造成停工4h;4月25日大雨导致城市供电线路跳闸,造成停工2h;4月27日与本工程相邻的另一施工工地土方开挖挖断供水管线,造成停工3h。
【问题】 1.《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的通用条款中,可调价格合同中合同价款的调整因素包括哪些内容? 2.对于该工程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事件,施工单位是否可依据合同要求对合同价款进行调整。为什么? 3.施工中发生了承包人认为应当调整价款的事件,承包人应如何通知工程师?工程师收到承包人的通知后应如何处理?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某客户经理向当地一家集团公司争取存款的时候,为了避免商业贿赂的嫌疑,自己掏钱请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去国外旅游一次,使该负责人感到应当与该银行进行交易,并最终使该银行得到了这笔业务。这种行为属于正常的营销手段。()

客户综合贡献是指公司客户因使用我行提供的存款、贷款、中间业务等产品或服务为我行带来的风险调整后的总体净利润。()

某公司承建的化肥厂热电站,汽轮机已进入油管路循环油洗阶段,经60d洁净程度仍不迭标,超过了原预期30d的一倍,经查由于管路酸洗分包商忽视质量要求,而进场后材料员未经检验就签字确认,安装时作业人员也不按作业指导书规定检查,施工员发现后亦不加制止。在煤磨加球后试运转屡屡烧瓦,经查是设备制造商委托的轴瓦浇注作坊偷工减料,为此电站并网发电日期大大延迟,该公司被迫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同时按合同约定遭受经济处罚。
【问题】 1.油洗循环作业超期一倍还多,说明影响进度的因素是什么? 2.煤磨加球后不能按期通过试运转,说明影响进度的因素是什么? 3.该公司应怎样对比横道图计划进行进度分析? 4.该公司采用哪些方法调整进度计划?

桌工业项目三期扩建工程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由三个单位工程构成,分别为筒中筒结构塔体、13个连体筒仓和附属建筑,建(构)筑物最大高度为60m,其中塔体最大开挖深度6m,基坑面积19m×16.5m。地层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杂填土层(平均层厚约0.5m)、淤泥质地层(平均层厚约9m,夹杂不均匀的细砂)、细砂层(平均层厚约1m)、粗砂层(平均层厚约3m),地下水位-1.5m。工程开工后,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了基坑支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确定了采用钢板桩支护,复合水泥搅拌桩做止帷帏幕的支护方案。选用12m长钢板桩,桩脚进入粗砂层。选择角撑型型钢内支撑,共两层。 工程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基坑开挖施工自夜间开始。在第二天早晨上班时,技术负责人发现,紧临基坑2m的马路路面开裂、路基下沉。此时基坑已开挖至-4.0m标高,技术负责人便立即要求对基坑顶进行变形观测。变形观测的结果是,顶部向坑中心方向偏移15cm. 钢板桩变形较大,超出规范允许要求。项目部立即采取了措施进行处理,共花去费用30万元。经查,造成此次事故的原因是,施工程序颠倒,一次下挖深度过大(方案规定2.5m,实际挖4m)。当时无管理人员跟班检查,基坑施工是班组长组织的,工长未向班组交底(公司规定班组级交底由工长进行)。整个过程中没有监理旁站。 事件二:基坑成型后,基底淤泥逐渐隆起,基坑变形较大,经查,是由于钢板桩打入深度不够,没有达到施工方案中要求的粗砂层,导致基坑隆起,项目部立即采取了向坑内堆载(砂石),控制了坑底隆起,然后将钢板桩重新复打到位,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事件三:基坑开挖完成后的第3天,工厂的生产废水管道破裂,大量废水涌至基坑周边的截水沟内,造成墙背土体沉陷。项目部立即采取妥善措施进行了处理。
【问题】 1.造成事件一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基坑工程周围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事件二中项目部的做法妥当吗?还需进一步做什么样的处理?基坑支护破坏(失败)的主要形式有哪些(至少答出三种)? 3.事件三中项目部应如何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