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日,因设备零部件磨损严重,甲公司决定对一项生产设备进行改良。当日该设备的账面余额为500万元,累计折旧为10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30万元,被替换的零部件账面原价为50万元。改良过程中,新安装的零部件价值为60万元,并发生安装费等支出共计20万元,已用银行存款支付。则甲公司改良完成后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为()万元。
A. 426
B. 450
C. 416
D. 413
查看答案
2015年1月1日,甲公司采用分期收款方式向乙公司销售一套大型设备,合同约定的销售价格为2000万元,分5次于每年12月31日等额收取。该设备成本为1500万元。假定该销售商品符合收入确认条件,同期银行贷款年利率为6%。不考虑其他因素,则甲公司2015年12月31日应确认的融资收益为()万元。[(P/A,6%,5)=4.2124]
A. 120
B. 77.10
C. 96
D. 101.10
甲公司将一栋写字楼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该写字楼账面原值为2800万元,已提折旧15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50万元,转换日的公允价值为3000万元,不考虑所得税等其他因素,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投资性房地产的入账价值为3000万元
B. 投资性房地产在后续期间不计提折旧
C. 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400万元计人其他综合收益
D. 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400万元计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张某租住王某的房子,合同约定半年付一次租金。半年后,王某向张某索要房租,张某以房子漏雨为由拒绝支付租金,王某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其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应为()
A. 1年
B. 2年
C. 3年
D. 20年
A公司为经营战略转型进行了一系列投资和资本运作。各个公司所得税税率均为25%。在合并财务报表层面出现的暂时性差异均符合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条件。有关业务如下:
(1)A公司于2013年1月1日以2500万元购入B公司30%股权,取得该项股权后,A公司在B公司董事会中派有l名成员,能够参与B公司的财务和生产经营决策。取得投资之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9000万元,2013年1月1日投资时,B公司仅有一项管理用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不相等,该项固定资产原取得成本为1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至2013年1月1日已使用2年,投资当日公允价值为1600万元,尚可使用年限为8年,折旧方法及预计净残值不变。2013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900万元。此外2013年11月,B公司将其账面价值为600万元的商品以9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A公司,A公司将取得的商品作为存货核算,至2013年年末尚未出售。
(2)2013年7月1日,A公司以银行存款6000万元取得D公司持有的C公司80%的股权。A公司和C公司、D公司无关联方关系。投资时C公司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为6000万元,其中股本为4000万元,资本公积为l600万元,盈余公积为1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300万元。2013年7月1日,C公司仅有一项管理用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不相等,该项固定资产账面价值600万元,公允价值700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10年。购买日,C公司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形成的暂时性差异均符合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条件。
2013年7月至12月,C公司实现净利润100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100万元,2013年8月10。日,C公司分配现金股利600万元。此外,2013年11月,A公司将其账面价值为600万元的固定资产以9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C公司,C公司取得后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核算,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净残值为零。
要求:
(1)判断A公司对B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的后续计量方法并简要说明理由。编制2013年A公司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并计算2013年年末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2)①判断A公司对C公司合并所属类型,简要说明理由,编制2013年7月1日取得投资时的会计分录,并计算购买日合并商誉;
②编制2013年12月31日相关调整抵销分录;
③编制与联营企业的逆流交易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调整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