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口服吸收迅速 B. 口服吸收完全 C. 口服和静脉注射可以取得同样生物效应 D. 口服药物未经肝门脉吸收 E. 属一房室分布模型
A. 每12小时给1g B. 每6小时给1g C. 每12小时给2g D. 每6小时给2g E. 每4小时给1g
A. 药物消除一半时间 B. 效应持续时间 C. 峰浓度时间 D. 最小有效浓度持续时间 E. 最大药效浓度持续时间
A. 给药剂量 B. 生物利用度 C. 曲线下面积 D. 给药次数 E. 半衰期
A. 离子型药物可以自由穿过细胞膜,而非离子型的则不能穿过 B. 非离子型药物不可以自由穿过细胞膜,而离子型的也不能穿过 C. 非离子型药物可以自由穿过细胞膜,而离子型的也能穿过 D. 非离子型药物可以自由穿过细胞膜,而离子型的则不能穿过 E. 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只能部分穿过细胞膜
A. 易化扩散 B. 简单扩散 C. 主动转运 D. 过滤 E. 胞饮
A. 毒性降低或消失 B. 作用降低或消失 C. 分子量减少 D. 极性增高 E. 脂溶性加大X
A. 保泰松 B. 阿司匹林 C. 华法林 D. 异烟肼 E. 甲苯磺丁脲
A. 约10小时 B. 约20小时 C. 约30小时 D. 约40小时 E. 约50小时
A. 吸收后经门静脉进入肝脏 B. 吸收迅速而完全 C. 有首过消除 D. 小肠是主要的吸收部位 E. 是常用的给药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