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食物中毒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
A. 做好食品的选择工作,避免选择细菌污染和腐烂变质的食物、含有致癌因子的食品、有毒的天然食物、含有农药、化肥及人工色素等残留的食物、刺激性过强的食物、无质量保证的食物和天然补品及人工营养品
B. 注意食品的制作过程,食物的制作过程中要全程避免有害物质的产生并去除有毒有害物质。如避免发芽马铃薯中毒、未煮熟的四季豆和扁豆中毒、生豆浆中毒、烹饪方法不当产生致癌物质等。
C. 注意食物的储藏卫生。储藏时创造不利于细菌生长繁殖需要的条件,选择合适的容器盛放食物
学前教育机构为学前儿童选择食品时应避免以下哪些情况( )
A. 细菌污染和腐烂变质的食物。粮食霉变产生的黄曲霉素是典型的致癌物质。未煮沸的生豆浆和过期食品等也应避免。
B. 含有致癌因子的食品。如腌制、熏烤的咸菜、火腿等,它们含有亚硝酸盐和多环芳烃等物质,不推荐作为儿童食品。
C. 有毒的天然食物。如未成熟的青番茄、发绿发芽的马铃薯含有毒物龙葵素,食用后会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脱水等中毒症状;新鲜的黄花菜会产生中毒症状。而一些畸形的动植物也不宜食用。
D. 刺激性过强的食物。浓茶、咖啡、酒精类饮品等都会引起儿童的中毒,在食品选择时应尽量避免。
E. 含有农药、化肥及人工色素等残留的食物。农药、化肥及人工色素残留量大的食材被误食用后会发生中毒现象。
F. 无质量保证的食物和天然补品及人工营养品。过期产品和三无食品会造成食物中毒,补品会造成儿童性早熟等问题。
学前机构的食堂必须符合卫生部门要求,接受主管部门卫生监督,并申请配发《卫生许可证》,厨房必须达到如下标准( )
A. 合乎卫生要求的工作面积,布局合理及流程合理,厨房的墙壁、地面应防水、防潮、易于清洗,生、熟食品存放与制作过程均分开进行,避免食物的交叉感染。
B. 排烟、排气、防尘、防蝇、防风、防蟑螂的设备及控温设备均应齐备。
C. 应保证充足的水源,但室内不能有明沟和积水。
D. 设有消毒设备,保证餐具及时消毒。
炊事人员卫生要求包括( )
A. 炊事人员应持证上岗并保证每年要进行1~2次体格检查,接受卫生知识培训。
B. 炊事人员应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工作时必须穿上作服,工作帽能包盖头发,戴好口罩;上班前、大小便后要洗手;如厕前要脱去工作服;在炒菜、分菜时不直接从食具中取食物品尝。
C. 炊事人员要严格遵守工作规程,工作时必须着工作服、包头发、戴口罩,工具和容器须分开使用、定位存放,用后清洗、消毒等。
学前儿童饮食卫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要落实以下措施( )
A. 按时定位,餐前准备。3岁左右的孩子可以在吃饭前帮忙做一些就餐的准备,如擦桌子、拿筷子、放好自己用的小匙、小盘、小碗。
B. 细嚼慢咽、专心进餐。进食时细嚼慢咽,专心而不说笑、不看书看电视,切忌放任学前儿童端着饭碗到处走、边玩边吃,以免发生危险。
C. 饮食定量,控制零食。除了三餐、1~2次点心之外,要控制零食,使学前儿童养成吃好正餐的好习惯。另外,教育学前儿童不要贪食,以免消化不良。
D. 饮食多样,不能偏食。应鼓励学前儿童进食各种不同食物,不挑食、不偏食、不厌食。
E. 讲究卫生和礼貌。餐前洗手,餐后漱口,不吃不清洁、不新鲜的食物,不喝生水,不捡掉在桌上或地下的东西吃,使用自己的水杯、餐具等。要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就餐礼貌,如咀嚼、喝汤时不应发出大的声响,夹菜不可东挑西拣,不糟蹋饭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