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格纳认为真正伟大的歌剧应以体现()为主题。瓦格纳要求他的乐剧像古代希腊戏剧那样是诗词、音乐、表演、舞台等诸种艺术综合的()。( )
A. 永恒精神的神话
B. 整体艺术品
C. 古代中世纪神话与传说
D. 混合体
查看答案
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有:( )
A. 瓦格纳运用独创的音乐手段来达到他所渴望的乐剧风格,传统歌剧的“分曲结构”(即宜叙调、咏叹调、重唱、合唱或乐队有各自独立编号的部分)将音乐戏剧切割分离,而瓦格纳追求的是一种“整体艺术”(gesamtkunstwerk)。
B. 以他的代表作《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为例,三幕结构的乐剧各由几个情节、地点相对固定的“场(szene)”构成,在每一个场面里为实现贯通的整体感,传统的歌剧重唱被对唱替代,独唱、对唱、合唱互相不可分割。
C. 采用“无终旋律”织体,即旋律避免传统声乐那种完整的主导性线条,而是将歌唱作为一个声部完全融进管弦乐的织体,声乐与器乐线条此起彼伏从而避免明确的段落终止,清晰的调性终止式仅安排在整个一幕的结尾。
D. 为了使“综合艺术”内部更有机地联系起来,瓦格纳将韦伯的“主导动机”、柏辽兹的“固定乐思”及李斯特的“主题变形”思路发展到极致,他宁愿称这种“主导动机”(leitmotiv)手法为“主题元素”(grudthema)或“主要动机”(hauptmotiv)。
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有:( )
A. “主导动机”手法的运用集中体现了瓦格纳乐剧音乐交响性思维的特征,无论是动机的呈示、对比或变化都组织在丰富而复杂的声乐和管弦乐复调织体当中。
B. 《尼伯龙根的指环》充分发挥了声乐的高难歌唱技巧,显示了庞大编制与添加特殊乐器的管弦乐队音色和表现力,使其成为瓦格纳乐剧交响性风格的重要代表作。
C. 在具体的和声与调性手法上,一方面和主导动机相结合,对乐剧起到总体的结构作用,另方面更加突出调性的不清晰及频繁转换,最典型的是《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D. 瓦格纳的音乐遵循与脚本题材风格相符合的原则,《纽伦堡的名歌手》就以清晰的调性与自然音为主的明快风格构成其音乐特征,但仍然采用瓦格纳的主导动机手法及无终旋律等个性手段。
约翰尼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与瓦格纳同为德国作曲家,但对于____丝毫不感兴趣;他在19世纪下半叶文学化、标题化的音乐主潮中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崇尚巴赫、亨德尔、贝多芬,将创作植根于____之中,沉醉在(德奥城市及民间淳朴美好的旋律)里。
勃拉姆斯以这些激情涌动但又深思熟虑的作品,证明了属于19世纪浪漫时代的____所具有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