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原材料发出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价。运输费不考虑增值税。2014年4月,与A材料相关的资料如下:(1)1日,"原材料-A材料"科目余额40000元(共4000公斤,其中含3月末验收入库但因发票账单未到而以4000元暂估入账的A材料400公斤)。(2)5日,收到3月末以暂估价入库的A材料的发票账单,货款3600元,增值税税额612元,对方代垫运输费800元,全部款项已用转账支票付讫。(3)8日,以汇兑结算方式购入A材料6000公斤,发票账单已收到,货款72000元,增值税税额12240元,运输费用2000元。材料尚未到达,款项已由银行存款支付。(4)11日,收到8日采购的A材料,验收时发现只有5900公斤。经检查,短缺的100公斤确定为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A材料验收入库。(5)18日,持银行汇票160000元购入A材料10000公斤,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99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6830元,另支付运输费用4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剩余票款退回并存入银行。(6)21日,基本生产车间自制A材料100公斤验收入库,总成本为1200元。(7)30日,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的记录,4月份基本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领用A材料12000公斤,车间管理部门领用A材料2000公斤,企业管理部门领用A材料2000公斤。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1)-(3)小题。甲公司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

A. 4月1日无需编制会计分录
B. 4月1日会计分录为:借:应付账款4000贷:原材料4000
C. 4月5日会计分录为:借:原材料44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12贷:银行存款5012
D. 4月8日会计分录为:借:原材料74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2240贷:银行存款86240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江海市朝阳镇花园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积极开发和采集就业岗位,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他们最常用的办法之一就是和辖区用人单位建立就业联盟,在主动为单位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的时间的同时,积极推荐辖区就业困难人员填补用人单位的岗位空缺。 李大姐和王大姐都是花园社区的居民,符合就业困难人员的认定条件。45岁的李大姐因年迈母亲生病需要照顾,因此在家已有半年了,一直想找个既能照顾家庭有能挣到钱的灵活就业工作。42岁的王大姐原在一家私人纺织厂做挡车工,最近因单位破产失业了,由于年龄偏大又无技能,要找份工作很不容易。近日,她们一起来到花园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想让服务站帮忙找份工作。 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小汪仔细了解了她们的基本情况和就业愿望后,立刻查询了辖区就业联盟的空岗信息。根据李大姐的情况,小汪推荐她到辖区宝隆物业管理公司做保洁保绿工作。根据王大姐的情况,小汪按照职业介绍服务工作的要求,为她提供了三个不同的岗位信息,并建议王大姐首选去应聘其中的一个岗位。 在协理员小汪的帮助下,李大姐和王大姐都很快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就业联盟的建立使得花园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推荐就业的效果明显提高。去年年底,经有关部门评估,花园荣获“省级充分就业社区”称号。花园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小汪对王大姐、李大姐实施的就业援助方法主要是()

A. 生活援助法
B. 岗位援助法
C. 培训援助法
D. 技能援助法

据有关媒体报道,在我国,排污权交易的第一个典型案例出现在江苏省。2002年夏,江苏省太仓市计划扩建太仓港环保发电有限公司,但在设计方案中每年二氧化硫排放超标2000吨,工程面临搁置的困境。而当时南京下关电厂每年二氧化硫的实际排污量比核定量少了3000吨。于是在江苏省环保厅的协调下,双方实施排污权交易。从2003年7月起至2005年,“太仓港”每年从南京市下关发电厂异地购买1700吨的二氧化硫排污权,并以每公斤1元的价格支付170万元的交易费。双方还商定到2006年之后,将根据市场行情重新决定交易价格。交易的结果看起来是皆大欢喜,但事情并不都是这么简单。 排污权交易在我国还面临着诸多问题:由于普遍技术水平较低和缺乏环保资金,减排的供应方严重不足,大部分企业排污都处于超标运行状态,自顾尚且不暇,何来余力出售减排指标?另外,如果企业向环保部门“寻租”的成本低于购买减排指标的费用,还可能带来“寻租”腐败等问题。不能指望能够找到一种完美制度让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在种种的备选方案中挑选出最优的一种选择。依靠一种以经济为诱因的制度,把环保问题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让“看不见的手”自发地进行调节,从而降低减排的成本,最终达到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的目的,这恐怕就是目前人类能够选择的最佳路径。在一个资源稀缺的世界里,制度安排的前提为()

A. 公正最小化
B. 公正最大化
C. 效益最小化
D. 效益最大化

A建筑工程公司主要发生了如下几笔涉税经济业务: (1)该公司自建同一规格和标准的楼房三栋,建筑安装成本共计6000万元,成本利润率10%,房屋建成后,该公司将其中一栋留作自用,一栋对外出租,取得租金收入200万元,另一栋对外销售,取得销售收入3500万元。 (2)A公司承接我国境内的某外国独资企业的建筑工程两项。其中一项工程在境外,工程总造价3000万元,另一项在境内某省,工程总造价5000万元。该公司将3000万元的境内工程分包给B建筑公司。工程结束后,该外国企业除支付工程价款外,又支付给A公司材料差价款200万元、劳动保护费50万元、施工机构迁移费20万元、全优工程奖150万元、提前竣工奖100万元。A公司又将收取的五项价外费用各支付一半给B公司。AB两公司不在同一省。 (3)A公司和C建筑公司共同承接某建设单位一项工程,工程总造价2000万元。分工如下:工程合同由建设单位与C公司签订,A公司负责设计及对建设单位承担质量保证,并向C公司按工程总额的15%收取管理费300万元。 (4)A公司承接某商场建筑工程业务,其形式为实行一次包死承包到底,工程总造价1000万元,其中包括建设方提供的商场电梯(价款120万元)。 (5)以本公司的一栋房产对外投资,参与接受投资方利润分配、共同承担投资风险。房产原值500万元,评估价600万元。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针对A公司的上述资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承接的境外建筑工程需按规定缴纳营业税
B. 承接的境外建筑工程不向我国缴纳营业税
C. 该公司负责扣缴B公司应缴的营业税,并向B公司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缴纳
D. 该公司负责扣缴B公司应缴的营业税,并向工程所在地税务机关缴纳
E. 该公司负责扣缴B公司应缴的营业税,并向A公司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缴纳
F. B公司应向劳务发生地税务机关自行申报缴纳营业税
G. B公司应向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自行申报缴纳营业税

1995年,某大学教授G从国内公开出版的一些报刊中剪贴收集了几十个案例分析,一一标上原文标题、原作者姓名以及报刊名称和期号,按主题整理成讲义《企业成功管理三十例》,复印后分发给包括H在内的数名研究生作为参考资料。H毕业后到某学院任教,在教学中,他多次引用该讲义的材料作案例评析,颇受学生欢迎。2001年,H辞职后创办了一家兼营书刊零售业务的文化公司。他把原来格式五花八门的《企业成功管理三十例》输入计算机,整理成格式整齐划一、署名“G、H合编”的书稿,并于2002年1月到K出版社联系出版。G对此并不知晓。K出版社一名编辑审读书稿后,建议接受出版。社长即批准将该选题补充列入当年出版计划。签订出版合同时,H提议:在出版合同签订之日起的3个月内,K出版社负责按照有关规定完成编辑加工整理、发稿审核、校样处理等所有工作后,把符合出版要求的计算机排版文件和委托印刷图书所需的证明文件交给H;印刷装订事宜由H负责具体安排并承担相应费用;成品图书也由H到印刷厂提货,除交给K出版社50册样书外,其余均由H所办文化公司包销;K出版社不必支付稿酬,并且该书的编录费用、管理费等共10万元由H分两次支付给K出版社。K出版社同意H的提议,签订了出版合同。此后,双方均按约定履行了合同。2004年6月,K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企业成功管理三十例》在H所办文化公司开始批发、零售。但是,该书在市场上销售尚不到半年,K出版社、H和G以及该书所收案例的原作者们(下简称“原作者”)却都成了一件著作权诉讼案的当事人而对簿公堂。关于H在本案中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H可以不经G同意而使用其所编讲义作为讲课材料,但不能用于出版
B. H擅自改变讲义的格式侵犯了G的修改权
C. H可以独立决定将作品交付出版,但应将从中得到的收益与G分享
D. H虽然对讲义做了整理工作,但并不享有它的著作权
E. H须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民事法律责任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