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甲氧苄啶的抗菌机制主要是抑制()

A. 二氢蝶酸合成酶
B. 二氢叶酸还原酶
C. 四氢叶酸合成酶
DNA回旋酶
E. 二氢蝶酸合成酶+二氢叶酸还原酶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PF易传播的途径是()

A. 性传播
B. 器官移植
C. 母婴传播
D. 生活接触
E. 不洁注射

耐药机制主要是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细菌是()

A. 军团菌
B. 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C. 肺炎克雷伯杆菌
D. 流感嗜血杆菌
E. 铜绿假单胞菌

患者,男,20岁。急起发病1天,发热,体温高达40℃,伴头痛,身痛,乏力,呕吐多次。体查:T 40℃,急性重病容,神清,颈软,胸前、腋下可见抓痕样条索状出血点,心肺正常,肝于肋下1.0cm可触及,血常规:Hb 170g/L,WBC 36.2×109/L,N 0.78,L 0.22,PLT 40×109/L,尿蛋白(+++)。应考虑为

A. 伤寒
B. 钩端螺旋体病
C.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D. 流行性出血热
E. 急性肾小球肾炎

患者,男,32岁。因3天来发热,1日来尿少。检查:意识清,BP110/70 mmHg,眼结膜水肿,充血,皮肤有散在出血点,血WBC24×109/L,血小板50×109/L,尿蛋白()。下列处理哪项不正确

A. 积极利尿导泻
B. 精确记录每日的尿量
C. 检测特异性IgM抗体
D. 避免应用损伤肾脏的药物
E. 大量输液以增加尿量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