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19年考研311单选题6)人的感知、思维、记忆、想象等方面发展存在着不同的关键期,这表明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

A. 差异性
B. 阶段性
C. 顺序性
D. 不平衡性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2018年考研311单选题4)教育工作需要循序渐进,主要依据的是儿童身心发展的

A. 差异性和阶段性
B. 差异性和顺序性
C. 不均衡性和差异性
D. 阶段性和顺序性

(2019年考研311单选题4)下列教育主张中,符合教育“外铄论”的是

A. 柏拉图认为教育即灵魂的转向
B. 卢梭主张让儿童通过实地探究明白知识是有用的
C. 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D. 孟子主张“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

(2016年考研311单选题4)有人把教育隐喻为“塑造”,称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这种观点在人的身心发展影响因素问题上倾向于

A. 遗传决定论
B. 成熟论
C. 外铄论
D. 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

(2015年考研311单选题4)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教育和评价要充分尊重、利用人的发展的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差异性
D. 不平衡性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