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陈老师是刚任教一年的新老师。这天他随学校领导到外校听了他所任教同一年级的一堂公开课,深受鼓舞。他想,这一课正好是我还没教,下一次上课时我也照这样去教,一定能获得满意的效果。请你用建构主义学习观和教学观来分析这种观点。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简述如何建立班集体。

题目略 (1)研究一和研究二的设计方法, (2)根据研究一和研究二能得到什么结论? (3)根据研究一和研究二在研究遗传和环境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略)

阅读材料 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中外笼库,悉隶三司。中书省但掌册文、覆奏、考帐,门下省主乘舆八宝、朝会位版、流外较考,诸司附奏抉名而已。台、省、寺、监,官无定员,无专职,悉皆出入分莅庶务。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互以他官典领,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事之所寄,十亡二三。故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不与朝政,侍郎、给事不领省职,左右谏议无言责,而起居郎、起居舍人不执记事之笔。中书常阙舍人,门下罕除常侍,补阙、拾遗改为司谏、正言,而非特旨供职,亦不任谏诤。至于仆射、尚书、丞、郎、郎中、员外,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七八。 --选自《文献通考》卷四七《职官考一》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与“门下并列于外”的中书和置于“禁中”的中书各指什么机构,其职能如何? (2)材料中说:“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那么“正官”在北宋前期的用途何在? (3)材料所见北宋前期职官制度有哪些主要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君主制乃世间之最崇高者,国王不仅是上帝在尘世的代理,(待补充)一位国王乃名副其实的“一国之主”,是其臣民的政治家长。 …… 臣民在议会(不过是国王的首要议事机构和工具)里所恳请之法律,(待补充),议会无权制定任何法律或法令。 ——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对议会的演讲》 (1610年) 材料二 良好的政府必定有一以贯之,堪与一种哲学体系相媲美的哲学观念(待补充)此人非君主莫属。 君主是国家第一公仆。……最重大的问题。 一个人如为其同等的人推评为杰出人才(待补充)司法的严格执行……这个君主有责任(待补充)终身哨兵。 ——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政治典范》(1752年) 问题: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詹姆斯一世演讲的意图。(10分 (2) 腓特烈二十所谈到的君主制是一种什么政体?具有哪些时代特征?(10分) (3) 分析腓特烈二世与詹姆斯一世观点的异同。(10分)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