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选项中的说法,属于对“法的普遍适用性”(法的普遍性)的正确理解的是

A. 国法的效力没有空间限制
B. 最高立法机关制定的每一个全国性规范性法律文件,对本国所有社会成员的行为和所有社会关系都会产生直接的、具体的法律约束力
C. 《高等教育法》是规范高等教育方面相关人员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对于国家义务教育则不适用,因此,它的效力不具有普遍性
D. 法作为一个整体,在本国主权范围内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法的指引作用是指法作为一种行为规范,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为人们提供某种行为模式,指引人们可以这样行为、必须这样行为或不得这样行为,从而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下列关于法的指引作用的相关说法,与法理学原理不相符合的是

A. 法一般通过授予权利为人们提供可选择的(不确定性)指引,通过规定义务为人们提供不可选择的、确定性的指引
B. 当事人依法订立合同体现了法的指引作用,法官依法断案则没有体现法的指引作用
C. 提供可选择的(不确定性)指引的法律规范,也能够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明确的指引
D. 法的指引是一种规范性指引,也是一般性指引

我国刑法第257条第1款规定,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该条的第2款规定,第1款规定的犯罪,告诉的才处理(即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的犯罪案件,属于自诉案件,被害人自愿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法院不予处理)。小丽是陈某的养女,在22岁时准备与其结识半年的男朋友结婚。陈某以小丽岁数小、与男朋友认识时间太短等为由,不同意两人结婚,并禁止他们来往。从此,陈某只要发现小丽与男朋友来往,就对她拳脚相加,而且不允许她周末外出。小丽忍无可忍,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该法院根据我国《刑法》第257条第1款的规定,判处陈某拘役2个月。根据该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刑法第257条第1款,实际上规定了“禁止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这一不作为义务,它提供的是确定性指引
B. 刑法第257条第2款的规定,对小丽的起诉行为起到了一种确定性的指引作用
C. 该刑法条款只具有规范作用,不具有社会作用
D. 该刑法条款直接发挥的是法的政治统治职能

徐某被何某侮辱后一直寻机报复,某日携带尖刀到何某住所将其刺成重伤。经司法鉴定,徐某作案时辨认和控制能力存在,有完全的刑事责任能力。法院审理后以故意伤害罪判处徐某有期徒刑10年。关于该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法官判决直接针对的是徐某的行为,进而发挥了调整社会关系的作用
B. 法院判决体现了法的强制作用,但未体现评价作用
C. 法院判决认定徐某构成故意伤害罪,主要依据是徐某的内心思想
D. 法院的判决不会对徐某和一般社会成员的内心思想产生影响

法的评价作用是指法作为一种标准和尺度,对人们的行为是合法还是违法以及违法的程度所具有的判断、衡量作用。据此,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依据法律被评价为违法的行为,一般也是违反道德、体现一定程度“恶”的行为
B. 法的评价是一种带有价值属性的判断
C. 法的评价与其他社会规范的评价相比,具有绝对的客观性和普遍的有效性
D. 法谚云:“法不强人所难”。这说明法的评价标准相对较低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