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汤武变法 B. 汤武禅让 C. 汤武革命 D. 汤武民主
A. 人民拥立君主,是为了让君主保护和发展自己的利益,为人民谋幸福 B. 人民拥立君主,是为了保护和发展君主的利益,供奉君主及其家人 C. 人民拥立君主,是为了避免君主伤害自己的利益,限制君权 D. 人民拥立君主,是为了让君主贡献自己的利益,为人民服务
A. “弓矢斧钺”象征地方诸侯专征伐的特权 B. 获得“专征伐”特权的诸侯多为诸侯之长,可不必向天子请示而径行对地方诸侯中违法乱纪者问罪处罚。 C. “西伯”的称呼,说明其为统帅殷商王朝西方诸侯的诸侯长,已经取得了和商王平等的法律地位 D. 周人向殷商纳币输诚的行为,是臣服殷商王朝的表现,这是令商纣王“大悦”的主要原因
A. 这个故事展示出周人治国首重教化的特点 B. 这个故事显示出,当时人们认为,能够在各国间主持正义的君主便是承受天命的君王 C. 这个故事展示出,周人治国礼乐在先,政刑在后的为政次序 D. 这个故事展示出,在周国兴起的时代,天命仍然与民意无甚关系
A. 周武王认为,商纣王最严重的罪名是乾坤颠倒,崇信妇人之言 B. 周武王认为,商纣王不肯亲信任用自己的兄弟宗亲,反而任用那些来自四方邦国的外人,这是严重的罪行 C. 周武王认为,商纣王不肯认真履行对祖宗神灵的祭祀责任,大违亲亲之道,这是严重的罪行 D. 周武王认为,商纣王任用的大夫卿士都是来自四方各国的逃犯,伙同他一起荼毒商朝的民众。他要执行天罚,对这些罪犯进行惩处
A. 这是天命可变的观念,打破了殷商王朝时期“敬天”与“法祖”二元一体的神权法结构 B. 这种观念将“德”与“天命”联系起来,建立了人间统治者的表现与上天神意间的关联 C. 这种观念将人民的意见与天命联系起来,建立了“天命”和“民意”间的一致性关联 D. 这种观念反映了从民本法律思想向神权法律思想转换的历史过程
A. “明德”强调统治者要对其治下民众以德惠为主,刑罚为辅,多花心思为人民谋福利、做好事 B. “慎罚”强调统治者在适用刑罚时应特别慎重,按照罪疑从赦、刑政从宽的原则施行刑典 C. “明德慎罚”表明周代统治者特别重视光大人民的道德修养,重视宣传教育工作,把道德作为首选社会规范,法律作为次要社会规范 D. “明德”的“明”是“发扬光大”之意,“慎罚”的“慎”是“慎重适用”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