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A. “洛可可风格”一词来源于对装饰艺术中典雅精致、轻盈飘逸风格的描述。在音乐上的含义并不精确。主要指18世纪的法国音乐,尤其是古钢琴音乐和歌剧-芭蕾中的音乐,但佩格莱西的喜歌剧《女仆作夫人》,也被称为“意大利的洛可可风格”。
B. “华丽风格”是指一种自由的和声式写法,与讲究严格对位、精心构思的巴罗克风格相异。“按18世纪理论家的各种解释,它的词义包括:明晰的织体、带常用终 止式的周期性乐句、随意装饰的旋律、简单的和声、不协和音的自由处理。”实际上“华丽风格,,与“洛可可风格力十分接近,一方面反映出依旧延续着的贵族宫 廷趣味,即精雕细刻、优美典雅;一方面是对新兴的、更为轻快活泼音乐的风格概括。这一切在佩格莱西、加卢皮、萨马尔蒂尼的声乐或器乐作品里都有所反映。
C. “情感风格”(或译“激情风格”)以C.P.E.巴赫的交响曲和键盘奏鸣曲为代表。这种风格与巴罗克时期追求类型化的情感表现不同,它脱胎于“华丽风格”,但更注重内在的激情,避免过多外在的装饰。它于18世纪中叶流行于德国北部,与德国狂飙运动的浪漫精神相连。
D. 18世纪末叶至19世纪初的维也纳古典时期,继续前古典时期音乐的一些新趋向,并显示出巴罗克风格已经完成转变过程,代之以主调风格为主导的总体特征。此时期的音乐语言精练、朴素、亲切,形式结构明晰、匀称,音乐中的矛盾冲突得以加强并深化。维也纳大师们的创作,体现出形式与内涵的完美结合,成为西方古典 音乐的经典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