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夜之梦》序曲(0p.21,1826)是17岁的门德尔松读书有感而发的作品,( )。
A. 门德尔松巧妙地利用古典奏鸣曲式的结构,涵盖了这部精彩的神仙与人间的喜剧。其中引子尾声的呼应,多主题的呈示与变化再现,处处包含寓意但不求情节过程的叙述,着重的只是鲜明生动而又情趣盎然的音乐想象力。
B. 序曲的巨大成功使普鲁士国王在17年后,再次邀请门德尔松为莎士比亚这部喜剧在柏林的演出进行配乐,因此门德尔松又创作了13段音乐(Op.60,1843),后来经常演出的组曲形式是其中的5个段落:序曲、间奏曲、夜曲、谐谑曲和婚礼进行曲。
C. 描绘的是苏格兰西北海面群岛壮丽的风景印象。
D. 像是他的“音乐日记”或“音乐素描”,形式简单朴素,首首都抒发了门德尔松的喜怒哀乐、对人对事对自然的各种印象,和他众多的有歌词的歌曲一样都是些诗情画意的小品,有许多小曲既精美又新颖,比如为人们所熟知的《春之歌》、《猎歌》等。